网站首页
手机版

蟾蜍养殖前景分析(人工养殖蟾蜍的方法及市场前景分析)

更新时间:2023-05-17 21:00:52作者:未知

蟾蜍养殖前景分析(人工养殖蟾蜍的方法及市场前景分析)

蟾蜍俗称癞蛤蟆,它不仅是捕食害虫的田园卫士,而且还能向人类提供治病良药,又是-道营养丰富的食用动物,其肉质比青蛙还细嫩鲜美,在我国上海及浙江地区每年上巿食用量超过青蛙,因为它是一种经济价值相当高的药用兼食用动物。蟾蜍 (癞蛤蟆 )全国均有分布 ,以中华蟾蜍和黑眶蟾蜍为体大 ,价值高 ,品种优良。

蟾蜍全身是宝,蟾酥是蟾蜍的头部耳后腺和皮肤腺分泌的白色乳浆,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据《本草纲目》记载,蟾蜍具有退热,祛湿,杀虫之功效,是治疗疳病、痈疽、诸疮之要药。据医学分析,蟾蜍含有蟾蜍毒素、精氨酸等物质,以及有强心作用的甾体类,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有强心,利尿,兴奋呼吸,消肿开窍,解毒攻坚,麻醉止痛等功效。

以蟾酥为原料制作的中成药在我国已达数十种之多,在国外医药巿场也备受青睐。近几年,国内外对蟾酥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价格-路飚升,已由2005年的每千克800元升至2006年的每千克1800元。而现在国内蟾酥的收购量仅能达到巿场需求量的一半,蟾酥价格仍有上涨趋势。

蟾蜍养殖

蟾蜍养殖前景分析

蟾蜍身上的表皮称蟾皮、蟾蜕,据《中草药大辞典》记载,是一种能治恶瘤等疑难杂症的药物,主要用于疮疡肿素及小儿疳积,现在常用它治肿瘤。在野外的蟾蜍每年要脱数十次蟾衣,可惜往往被蟾蜍自已吃掉,人们很少有机会采集得到,除非蟾蜍生病时脱下后留在草丛中或乱石堆中,否则极难见到。虽然蟾蜍遍布全国各地,但目前掌握蟾衣采集技术的人还比较少,加上蟾衣独特的医疗效果,因此在各大药材巿场十分抢手。

据有关资料介绍,蟾蜍用两种天然元素激发后每隔七天左右自然脱衣一次,产量很高,而且不用-滴药物去刺激蟾蜍,碎衣少、整衣率高,所取下蟾衣属天然产物。

目前,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及化肥,致使环境受污染,生态受破坏,蟾蜍数量急剧减少,人工养殖蟾蜍已成趋势。蟾蜍对栖息环境要求不高,养殖技术十分简单,几乎不需求饲料成本,饲养场内挂上电灯引诱昆虫让其自食即可。蟾蜍繁殖率高,-对蟾蜍一年可产卵3000粒左右。如果能实现规模化养殖,再掌握蟾酥提取、蟾衣采集及加工等技术,其经济效益可谓不小。

本文标签: 蟾蜍  标签  前景分析  

为您推荐

黄颡鱼的鱼苗繁殖技术 黄颡鱼苗养殖技术

产卵受精 黄颡鱼的产卵受精效应时间与水温、催产剂种类、注射次数、亲鱼成熟度及微流水刺激等直接相关,尤其受水温和注射次数影响最大。在20-30℃的适温范围内,随水温升高效应

2023-05-17 21:00

蟾蜍养殖前景分析(人工养殖蟾蜍的方法及市场前景分析)

蟾蜍养殖前景分析 蟾蜍俗称癞蛤蟆,它不仅是捕食害虫的田园卫士,而且还能向人类提供治病良药,又是一道营养丰富的食用动物,其肉质比青蛙还细嫩鲜美,在我国上海及浙江地区每

2023-05-17 21:00

稻田养草鱼如何进行田间管理(稻田养草鱼技术)

稻田养草鱼的优越性超过养其他鱼,但管理得不好,会造成草鱼吃掉稻苗,影响水稻产量。为了确保水稻正常生长,又使草鱼长得好,达到稻鱼双丰收的目的,必须加强田间管理。管好

2023-05-17 20:58

草鱼白头病和白尾病的防治方法(草鱼白头病和白尾病的防治方法一样吗)

鱼体尾部因捕捞摆动而受伤造成细菌入侵,受伤感染的鳞片脱落,造成皮肤发白而为白皮病,死亡时多为垂直插于水面状态。

2023-05-17 20:58

蟾蜍生物学特性简介(蟾蜍的主要特征)

以中华大蟾蜍为代表,别名癞阁疱,两栖纲,蟾蜍科。蟾蜍体形大而粗壮,雄蟾体长一般95毫米左右,雌螗般长105毫米,大者可达120毫米以上;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而高,口中无齿眼间

2023-05-17 20:58

人工养殖的蟾蜍怎样越冬(蟾蜍人工养殖技术)

蟾蜍越冬是人工养殖蟾蜍的关键,越冬存活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饲养蟾蜍的产量和效益。目前,人们摸索出一种蟾蜍人造室外越冬池安全越冬的新方法。选择一块日照时间长,避风条件

2023-05-17 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