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养殖河蟹需要什么条件,浅谈河蟹养殖条件

更新时间:2023-05-12 13:49:32作者:未知

养殖河蟹需要什么条件,浅谈河蟹养殖条件

养殖河蟹,池塘应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电力配套,交通便利,环境安静,无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养殖河蟹需要什么条件

一、养殖河蟹对池塘的要求

养殖河蟹对池塘的要求

池塘规划为东西走向、开挖成长方形,长宽比为3∶1,面积以10~15亩为宜。池埂应宽且坚固,坡比要求达到1∶3,以防河蟹打洞外逃。池底平坦,土质为偏碱性的黏壤土。池塘中部应设有滩田 (浅水区),面积占全池面积的30%~40%,水深80厘米左右。蟹池四周距池埂1米处开挖养蟹沟(深水区),沟宽2米,沟深低于池底60~80厘米。

二、要有一个好的河蟹品种

养殖河蟹需要什么条件

好的品种,是实现高产的关键。目前,多数以长江绒螯蟹苗为主。同时,保证:体格健硕、规格齐整,而且要有很好的适应能力。选择好的蟹苗,最先将其浸泡池中几分钟,反复操作几次,观察螃蟹对水质的适应能力,无不良反应时可将其放进去。

三、河蟹饲养的水质条件

河蟹养殖条件

整个养殖过程中,对水质的总体要求是清、新、嫩、爽。一般保持ph值为7.5~8.5,透明度为30~40厘米,溶解氧为5毫克/升以上,水温为25~28℃。

养殖初期保持水深50~60厘米,以增加光照、提高水温和促进水草生长。养殖中期逐步加深水位,每5~7天添加新水1次,每次加水20厘米深,保持水深1.2~1.5米,以降低水温。若发现水质变坏,应及时采取换水措施,换掉池中30%~40%的老水。

养殖后期保持池塘水深1.0~1.2米,特别要注意河蟹蜕壳期间应保持水位稳定,加水应选择在凌晨或上午进行,换水应先排掉池底老水,后补加新水,每次换水量控制在30%。在养殖过程中,每15天使用1次生石灰,用量为10千克/亩 (高温季节减量或停用)。

四、其他硬件要求

河蟹饲养管理技术

1、进排水系统

修建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水口设在池塘一端的最高水位处,排水口设在池塘对角另一端的最低处,这样可延长新鲜水在池内流动混合时间,起到增加下层水体溶氧的作用。此外,配备进、排水水泵各1台。

2、防逃设施

在池塘四周用钙塑板建造防逃墙,方法是沿池埂外侧埋设,下部入土20厘米并压实,上部高出池埂50厘米,板与板之间不留缝隙。在板的外侧用木(竹)桩支撑固定并稍向池内倾斜,桩距为1.5~2.0米,将钙塑板打孔后用细铁丝固定在桩上,四角做成圆弧形。进、排水口也要用双层不锈钢网封好扎牢,以防河蟹逃逸。

3、增氧设施

养殖池塘按0.15千瓦∕亩的标准配备安装微孔增氧设施,于放养前安装完成。

本文标签: 河蟹  条件  浅谈  

为您推荐

养殖河蟹需要什么条件,浅谈河蟹养殖条件

养殖池塘应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电力配套,交通便利,环境安静,无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养殖河蟹需要什么条件。河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2023-05-12 13:49

鸡维生素E、硒缺乏症的防治方法 鸡维生素e缺乏有哪些症状

维生素e(ve)和硒(se)在动物体内存在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二者缺乏常常同时出现。维生素e-硒缺乏症又名白肌病,是鸡的一种因缺乏维生素e或硒而引起的营养代谢病。主要病理特征为脑

2023-05-12 13:47

蛋鸡疲劳症的症状与治疗方法,如何诊断与防治

笼养蛋鸡疲劳症是近10年来笼养产蛋鸡出现的一种疾病,是目前集约化笼养蛋鸡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本病主要发生于产蛋高峰期的高产鸡群。以钙、磷代谢紊乱为特点,

2023-05-12 13:47

河蟹是如何挖洞穴的(螃蟹是怎么挖洞的)

河蟹喜欢栖居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或滩涂的洞穴里,或隐匿在石砾和水草丛中。在潮水涨落的江河中,洞穴位于高低水位之间。湖泊中的河蟹因水面宽阔,洞穴比较分散,常位于水面之

2023-05-12 13:47

鸡传染性鼻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鸡得了鼻炎怎么治疗彻底根除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禽杆菌,(原称副鸡嗜血杆菌,apg)引起的鸡的急性或亚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鸡传染性鼻炎的症状表现主要有哪些。 鸡传染性鼻炎的流行特点

2023-05-12 13:45

鸡住白细胞虫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鸡住白细胞虫病图片

鸡住白细胞虫病的病原体以卡氏住白细胞虫为主,是一种侵害血液、肌肉与内脏器官的原虫性寄生虫病。本病在夏末、初秋多发,主要临床症状为咯血、排出血便、冠与肉髯苍白和呼吸

2023-05-12 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