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蜜蜂的盗蜂现象的起因及防范方法 蜜蜂的盗蜂现象的起因及防范方法视频

更新时间:2023-05-07 08:55:55作者:佚名

蜜蜂的盗蜂现象的起因及防范方法 蜜蜂的盗蜂现象的起因及防范方法视频

一、盗蜂危害

盗蜂,顾名思义就是飞到别群盗蜜的工蜂。在蜜源缺乏季节,特别是晚秋蜜源中断时,常会看到一些蜂群的巢门口有外来蜂骚扰,这些外来者在蜂箱四周绕飞企图寻找缝隙潜入蜂巢,守卫蜂警惕防守。如果蜂群弱小无力防御,外来蜂就会闯入巢内,发生搏斗、追击、拉扯、抱团撕咬等现象,进而盗走蜂蜜。一旦得逞,它们就会召唤更多同伴来盗蜜,于是盗蜂越来越多,严重时比大流蜜期飞的蜂还多。通常进巢蜂腹部小,出巢蜂腹部大,声音嘈杂,秩序混乱,死蜂遍地。蜂场一旦起盗,轻则造成被盗群秩序混乱,引起围王,重则贮蜜洗窃一空,蜂王被杀,全群飞逃,甚至会牵累附近各群,致使全场起盗,造成严重损失。

二、盗蜂起因

采集蜂蜜并贮备起来是蜜蜂的本能。在蜜源缺乏,特别是巢内饲料不足时,蜜蜂对蜂蜜的气味特别敏感,管理不慎或蜂箱缝隙不严密,如饲养弱群、无王群、蜂箱有空隙等,都给盗蜂造成入侵机会。检查蜂群时间过久,或检查、喂饲时将蜂蜜滴在箱外,也会诱发蜜蜂闻味采寻作盗。因此,蜜源缺乏是盗蜂的根本原因,管理不善是起盗的重要原因。

三、盗蜂预防

保持巢内经常有充足的饲料贮备是预防盗蜂的关键。流蜜后期,尤其秋季最后一个主要蜜源期,取蜜一定要慎重。谨防蜜味散发。在饲喂蜂群时注意不要将蜜汁滴洒在箱外。发现滴落,应及时清理干净或用土埋掉。蜂脾、蜜桶、摇蜜机等应严密保存。尽量在易盗期不检查或少检查蜂群,必须检查时应在早晚进行。蜜源期过后应糊严蜂箱缝隙,关小巢门。饲喂蜂群尽可能在晚上进行。此外,与饲喂蜂蜜相比,饲喂白糖也可减少盗蜂的发生。

设法提高蜂群的防卫能力。蜜源缺乏时及时紧脾,做到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是防止盗蜂的一条极为重要的措施。弱群、无王群、交尾群、病群的防御能力差,最易受到攻击,更要特别注意缩小巢门。无王群和弱群应分别合并成有王群和强群,病群要严加防范,隔离治疗,以免起盗并传染疫病。

提高相邻蜂场之间的相互协作。协调管理措施,以免蜂场之间互相起盗。如同时停止取蜜,同时饲喂越冬饲料等。此外,中蜂和西蜂一般不宜同场饲养。

四、盗蜂识别

被盗蜂群蜂箱的周围有蜜蜂飞翔,秩序紊乱,巢口有互相咬杀的蜜蜂,有部分行为慌张的蜜蜂在蜂箱缝隙处和巢门前飞行,有的空腹窜入满腹钻出。被盗的一般是弱群、无王群。先是巢内蜜脾的前角蜜房被盗空,随后全伞部盗光。作盗蜂群往往出工较早,收工较晚,巢内蜜脾增多。若一时还不能识别出作盗群,可在发生盗蜂的蜂群巢门板上撒些白面粉,再观察其他蜂群。如有盗蜂回巢,就有花粉落在巢门口,以此追踪,就可查出作盗群。

本文标签: 起因  蜜蜂  现象  

为您推荐

如何制止蜜蜂的盗蜂现象(蜜蜂盗蜂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发现盗蜂应立即将被盗群的巢门缩小到只能通过1-2只蜜蜂即可,并用杂草等掩蔽起来。还可在巢门板附近涂上煤油、石炭酸、樟脑液等驱避剂进行防避。如果还不能遏制势态,就应采取

2023-05-07 08:55

蜜蜂的盗蜂现象的起因及防范方法 蜜蜂的盗蜂现象的起因及防范方法视频

一、盗蜂危害 盗蜂,顾名思义就是飞到别群盗蜜的工蜂。在蜜源缺乏季节,特别是晚秋蜜源中断时,常会看到一些蜂群的巢门口有外来蜂骚扰,这些外来者在蜂箱四周绕飞企图寻找缝隙

2023-05-07 08:55

养殖蜜蜂如何喂水(蜜蜂须要喂水吗)

蜜蜂必须采水以维持体内各种生理活动的进行,如食物的分解、吸收、运送、代谢产物的排泄,同时,喂饲幼虫、溶解浓度高的蜂蜜、保持巢内温度适宜、热天降低巢温等都需水。一群

2023-05-07 08:55

密蜂蜂群诱王注意事项(诱蜂箱能诱来蜂王吗?)

诱王不但要讲究方法,还要掌握以下要领: ①诱王要符合蜂群的生活规律:如在流蜜期,蜜蜂忙于采集,防盗意识和警惕性放松,此时诱王容易接受,所以大批换王应在大流蜜期进行;

2023-05-07 08:53

蜜蜂控制分蜂热的蜂群管理措施 解决分蜂热

促使蜂群发生分蜂热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原因就是蜂群中的蜂王物质不足,哺育力过剩以及巢内外环境温度过高。控制和消除分蜂热就应该根据蜂群自然分蜂的生物学规律,在不同阶段

2023-05-07 08:53

蜜蜂分蜂团的收捕方法(蜜蜂分蜂后怎么收捕)

自然分蜂飞出的蜜蜂,会暂时结团于附近的树干或建筑物上,然后再飞到远处的新地点营巢。因此,必须及时收捕蜂团,以免飞失:对于西方蜜蜂,可根据蜂团大小,先准备一个空蜂箱

2023-05-07 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