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鱼类本尼登虫病如何防治(海水鱼本尼登虫)

更新时间:2023-05-17 13:45:55作者:未知

鱼类本尼登虫病如何防治(海水鱼本尼登虫)

鱼类本尼登虫病症状

蛳本尼登虫寄生在蛳鱼的皮肤上,在头部和背部最为常见,鳍上很少见,固着相当牢固,寄生数量往往很多。在夏季20-30厘米长的当年鱼上,每尾有几百个虫体的并不少见。

虫体以宿主的上皮细胞和粘液为食,在鱼体出血时也可吃血细胞。因为吃了蛳鱼的皮肤色素细胞,所以虫体的消化管呈蓝色。

寄生数量很多时,鱼的皮肤受刺激,分泌过多的粘液,使表皮粗糙,局部变为白色,体表的色素细胞扩散,使病鱼体呈暗蓝色。

病鱼呈现不安状态,往往在水中狂游,有时向砸j箱或其他物体上磨擦身体,使身体出血或溃疡,伤口又成为弧菌或其他病菌的侵入口。病鱼患病严重者停止吃食,营养不良,有时贫血,最后衰弱而死。

鱼类本尼登虫病流行情况

在我国水族馆中饲养的鲥鱼经常发生本尼登虫病,严重时引起大批死亡。我国网箱养蛳业刚发展不久,尚未见有此病的报告。此病在日本全国的养蛳业中是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全年都可生病,但冬、夏两季较少见。放养密度大时以及用外海的水养蛳易于发生此病。在河口附近受淡水影响的水域受害较轻。

除蛳鱼的本尼登虫病以外,还有几种鱼类也易生病。日本养殖的真鲷上已发现有真鲷本尼登虫、红加吉本尼登虫、塞氏本尼登虫和一种未定种的本尼登虫。蓄养的真鲷有时寄生率达100%。病鱼鳍基部发炎和溃疡,使商品价值降低,在4-7月往往发生死鱼。

在地中海、红海和苏彝士等地区养殖的和野生的几种鲻科鱼类上有蒙蒂塞尔本尼登虫,严重时体表也可被寄生,寄生在眼睛上时使角膜混浊,寄生数量多时可以引起宿主死亡。

我国广东饲养的红点石斑鱼上也发现有少数本尼登虫寄生。

鱼类本尼登虫病诊断方法

此虫个体较大,身体略透明,肉眼仔细观察时可以看到虫体,用镊子轻轻取下,做成水浸片,镜捡虫体构造,就可确诊。

鱼类本尼登虫病防治方法

1、最安全、有效而又经济的治疗方法是用淡水浸洗5-10分钟,虫体就可变白脱落死亡。水温高时浸洗时间短些,水温低时可长些。虫卵对淡水的忍受力较强,浸洗20分钟后仍有约20%的卵能正常发育,浸洗40分钟才能全部杀灭,但这样长的时间,海水鱼一般不能忍受,所以最好隔半月左右再重复治疗1次。如果浸洗时在淡水中加入l3--20ppm的呋喃西林,则可预防鱼体碰伤后再受病菌感染。

蛳鱼和真鲷等对淡水忍受力较强,在一般温度下浸洗20分钟不会死亡,并且在浸洗以后就开始摄食,以后的生长也正常。

2、用过氧化焦磷酸钠1%的海水溶液浸洗病鱼1530秒钟,95%的虫体脱落,但是鱼在l%的溶液中的致死时间为4分钟,操作不慎可能发生死鱼事故。因此,有人建议用0.2%的浓度浸洗2.5分钟,或用0.250.30l浸洗2分钟,较为安全。

3、用0.05%的福尔马林浸冼4分钟,或0.025%浸洗10分钟也有效。

本文标签: 鱼类  标签  虫病  

为您推荐

鱼类本尼登虫病如何防治(海水鱼本尼登虫)

最安全、有效而又经济的治疗方法是用淡水浸洗5-10分钟,虫体就可变白脱落死亡。水温高时浸洗时间短些,水温低时可长些。虫卵对淡水的忍受力较强,浸洗20分钟后仍有约20%的

2023-05-17 13:45

建设真鲷养殖场所需要什么条件(养殖真鲷鱼)

要求养殖海区全年的水温在适温范围。冬季水温最好在12℃以上。真鲷的摄食、生长与水温关系密切。全年水温在18-28℃范围内的时间越长,其生长越快。水温在29℃以上时,摄

2023-05-17 13:44

如何采集蟾酥 采集蟾酥加工视频

采集蟾酥,-般在每年5一8月进行。所需的工具有挤浆用的夹钳或剪刀,中号直头止血钳或镀铬镊子,铜质或铝质的圆勺状夹子,装浆用的直径为l2一26公分的瓷盘,刮浆用的

2023-05-17 13:43

草鱼无症状死亡可能是由体质较弱引起的

近日,宿迁市宿城区的巢士银致电本报“渔技110”反映,最近,池塘里养殖的1龄草鱼每天都有死亡,草鱼死亡前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刚开始浮游于水面,一般1天左右就死亡,池塘内其

2023-05-17 13:43

养殖蟾蜍如何越冬,蟾蜍越冬方法

目前,人们摸索出-种蟾蜍人造室外越冬池新方法。选择块日照时间长,避风条件好,不积水的地方,挖-个边长l35公分见方,深50公分的池,用朩板做-个边长l30公分

2023-05-17 13:42

淡水鱼养殖夏季应注意哪些事项 淡水鱼养殖技术

1、7-8月份是常规鱼类苗种培育和放养的重要时期。故7-8月应做好夏花和鱼种培育工作。苗种放养前应及时做好清塘消毒,放养时必须用食盐水或高锰酸钾等浸浴消毒,以免细菌感染。从

2023-05-17 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