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黄腰胡蜂(黄腰虎头蜂) 黄腰虎头蜂蜂巢

更新时间:2023-06-09 14:29:59作者:佚名

黄腰胡蜂(黄腰虎头蜂) 黄腰虎头蜂蜂巢

黄腰胡蜂

一、科属划分

黄腰胡蜂是最常见的大型胡蜂之一,别称黄腰虎头蜂、大褐胡蜂等,在生物学分类上被划归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胡蜂科、胡蜂属,毒性和攻击性均不算强,但蛰死人却最多,原因是黄腰胡蜂的活动范围与人类多有重叠。

黄腰胡蜂

二、形态特征

黄腰胡蜂最典型的特征是头部和前胸后缘常红棕色,腹部第1~2节背板为黄橙色,第3~6节背、腹板均为黑色,体长因蜂型(雌蜂、雄蜂、职蜂)不同而有差异,其中雌蜂体长约为28~32毫米,雄蜂体长约为22~26毫米,工蜂(职蜂)体长约为20~28毫米。

黄腰胡蜂

三、社会结构

黄腰胡蜂是典型的社会性群居昆虫,蜂群由雌蜂、雄蜂和职蜂三种蜂型组成,其中雌蜂负责产卵和哺育第一代职蜂,雄蜂负责与雌蜂交尾且交尾后不久便会死亡,而职蜂则负责群体内几乎所有的劳作,例如修筑蜂巢、饲喂幼虫、采集食物、守卫蜂巢等。

黄腰胡蜂

四、生长发育

黄腰胡蜂是典型的完全变态发育昆虫,三型蜂都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蜂这四个阶段,其中卵呈白色,椭圆形,幼虫呈白色,无足,体型粗胖,蛹不进食,黄白色且体色会随着老熟程度而逐渐加深,头、胸、腹分明,羽化成蜂后用上颚咬破房盖钻出。

黄腰胡蜂

五、生活习性

黄腰胡蜂是偏肉食的杂食性昆虫,主要以小型昆虫及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为食,也采食多种植物的花蜜和果实,比其他大型胡蜂胆小,用类似纸浆状的木浆筑巢且巢多筑于灌木丛中,有些黄腰胡蜂甚至将巢筑在屋檐下或窗户外,蜂巢规模最大可达10公斤。

本文标签: 胡蜂  虎头  标签  

为您推荐

中蜂蜂箱怎样摆放(中蜂蜂箱怎么摆放)

中蜂一般都是定点养殖,加之定向能力也不如意蜂,因此中蜂蜂箱摆放等不易过近,否则可能发生工蜂迷巢现象,另外新蜂王交尾时也易错投他群,一般建议蜂箱间隔至少在2米以上,同时还要用颜色协助中蜂定位蜂巢。

2023-06-09 14:29

黄腰胡蜂(黄腰虎头蜂) 黄腰虎头蜂蜂巢

黄腰胡蜂是体型较大的胡蜂,同时也是最常见的大型胡蜂,别称黄腰虎头蜂、大褐胡蜂等,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毒性和攻击性在大型胡蜂中均不算强,但却是蛰人致死最多的胡蜂,原因是活动范围与人类多有重叠。

2023-06-09 14:29

中蜂什么时候容易飞逃(中蜂为什么会飞逃)

中蜂飞逃是适应自然的一种表现,若蜂巢不满足蜂群的生存时便会弃巢迁飞,例如蜜源匮乏且储蜜不足时中蜂易飞逃,受病虫害威胁严重时中蜂易飞逃,蜂巢环境严重不适时中蜂易飞逃。

2023-06-09 14:28

中蜂发生盗蜂了怎么办 中蜂盗蜂严重起到时该怎么办

中蜂发生盗蜂了先要找出被盗群和作盗群,其中被盗群可用树枝或乱草等将巢门虚盖起来使盗蜂找不到巢门,作盗群则可暂时将蜂王取出来使蜂群因失王而无心作盗,等蜂群盗性减弱后再将取出的蜂王重新放入蜂群中。

2023-06-09 14:28

黑尾胡蜂(黑尾虎头蜂)(黑尾虎头蜂蜂王)

黑尾胡蜂是体型较大的胡蜂,单从体型上看仅次于金环胡蜂,别称黑尾虎头蜂、双金环虎头蜂等,除西北少数地区外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攻击性弱于其他大型胡蜂,只要不侵犯到蜂巢很少主动攻击人类。

2023-06-09 14:28

中蜂为什么容易自然分蜂 中蜂为什么连续分蜂

中蜂容易自然分蜂是进化形成的一种特性,事实上自然分蜂也是中蜂扩大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的主要方式,一个蜂群通过自然分蜂很快能发展成数个蜂群,对中蜂而言蜂群数量越多物种延续的概率越大,最终在漫长的适应和进化

2023-06-09 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