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鱼类越冬期间的管理有哪些内容(鱼类越冬前期的准备工作)

更新时间:2023-05-18 09:37:54作者:佚名

鱼类越冬期间的管理有哪些内容(鱼类越冬前期的准备工作)

越冬期间的管理有哪些内容

(1)测氧和补氧。应有专人定期对越冬池溶氧进行测定,前期每周测1次,从12月下旬起或溶氧量明显下降时应3天测1次,或者每天测1次,应保证溶氧量不低于4毫克/升。当溶氧量明显下降时,就应查明溶氧下降原因,针对不同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例如补水或使用循环水增氧机增氧。

作为缺氧时的急救措施,冰下缺氧时可施入速效增氧剂或过氧化钙进行快速增氧。速效增氧荆是一种白色粉末或细小颗粒,常温下稳定,遇水后迅速分解,释放出大量氧气,在短时间内即可增加水中溶氧量,造成富氧区,使用时一定要按说明操作或向技术部门咨询,以免用法不当对鱼造成伤害。简易测氧方法如下:

①采水。每口越冬池采样1-2个,用250毫升水样瓶采取中下层水样。

②测定。先往水样瓶中分别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溶液各约l毫升,摇匀,产生棕色沉淀,待沉淀降至瓶中部以下后加入浓硫酸约l毫升,摇匀,沉淀消失,水样呈棕黄色。取上述水样50毫升倒入三角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水样呈淡黄色时加入0.5%的淀粉溶液5-10滴,水样变为蓝色,继续滴定硫代硫酸钠至蓝色刚好消失时准确记录硫代硫酸钠的用量。

计算公式:

溶氧量(毫克/升)=NxVx850xl000

式中:N为硫代硫酸钠的摩尔/升浓度,

V为硫代硫酸钠的用量(毫升)。

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争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才能保证养殖鱼类的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了独特的四消四定的有效预防措施,使养殖鱼类的发病率大为降低。在预防措施上,既要注意消灭病原,切断传染与侵袭途径,又要提高鱼体的抗病力,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防病效果。

所以,永生动物病害防治首先要注重预防,做好病害预防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减少病害带来的损失,提高生产效益。

本文标签: 鱼类  标签  简介  

为您推荐

鱼类越冬期间的管理有哪些内容(鱼类越冬前期的准备工作)

越冬期间的管理有哪些内容 (l)测氧和补氧。应有专人定期对越冬池溶氧进行测定,前期每周测1次,从12月下旬起或溶氧量明显下降时应3天测1次,或者每天测1次,应保证溶氧量不低于

2023-05-18 09:37

团头鲂成鱼养殖对池塘有哪些要求 团头鲂属于淡水鱼吗

团头鲂成鱼养殖对池塘有哪些要求 (1)对水质的要求饲养团头鲂的水质应达肥、活、爽的要求。这样的池水为淡黄带有褐色或淡绿色。水质浓而不混浊,透明度适中,水质日变化明显,水

2023-05-18 09:37

怎样做好越冬池的准备工作

一般进池前准备和进池大多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之间,最晚不超过10月末。 (1)越冬池的选择养殖的鱼类越冬应用专门的越冬池,形状最好为长方形,东西走向,背风向阳,面积不应太小

2023-05-18 09:37

如何肉眼检查和发现鱼病 鱼病的检查和诊断方法

当前,我国农村养鱼场和养鱼户,主要是依靠肉眼检查鱼病。根据疾病表现的症状和肉眼所能看到的寄生虫进行诊断。采用这种诊断,要求检查的病鱼,必须是刚死或死后不久的鲜鱼,

2023-05-18 09:37

海水苗种生产中的水质处理方法(海水育苗水怎么样处理)

苗种生产是水产养殖一个重要环节,而海水污染成为一个制约其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海水育苗场大部分建在河口地区上游,污染更为严重。现就海水育苗生产中水源处理的办法总

2023-05-18 09:36

海水鱼养殖中池塘的清整 水泥池养海鱼

在海水鱼池塘养殖中清整池塘的重要性是什么?如何清整才有效?在海水鱼池塘养殖中,清理池塘是改善池塘环境条件,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能提高苗种成活率,增加鱼产量。

2023-05-18 09:3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