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5-13 04:16:35作者:佚名

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有哪些)

文章目录:

1、二月二龙抬头 如何摆脱春火

2、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3、二月二龙抬头与天文现象

4、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有什么

5、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是什么

6、猜你喜欢:

1、二月二龙抬头 如何摆脱春火

春季气候起起伏伏,乍暖还寒的,身子抵抗力低下的人很容易体内虚寒上火。那么大家知道二月二的龙抬头时节如何摆脱春火吗?且随老黄历来看看吧。

二月二龙抬头如何摆脱春火

1、注意饮食

饮食上火的原因之一,想要降火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饮食。春天容易上火的人要少吃辛辣食物、温补食物,油腻的食物也要少吃,饮食清淡才能有效防治上火。另外,日常要多吃新鲜的果蔬,这些果蔬最好选择有降火功效的,比如梨子、苹果、西瓜等,像榴莲、荔枝这些容易上火的水果要少吃。

2、保持好好心情

经常动怒的人,肝火旺盛,而春天本就容易肝火旺盛,再生气的话就更容易上火了。所以,情绪容易波动的人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可以找个知心的朋友倾诉,不要憋在心里,也不要对他人大吼大叫。如果生活中压力很大,也要懂得缓解压力。

3、多喝水

多喝水对身体大有益处,养成喝水的好习惯,能及时补充身体水分,避免春燥上火,最好每天早起能喝一杯温开水,然后再喝一些蜂蜜水。

4、睡眠要充足

一天24小时,而我们要有8小时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是健康的基本要求,它能缓解疲劳,保证身体新陈代谢的平衡,让身体更健康,而经常熬夜的人则容易出现上火症状,想要避免春天上火,就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5、重中之关键,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是指机体抵抗外来侵袭,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性的能力,免疫力低下的人无法抵御病毒侵袭,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经常感冒的原因。所以,提高免疫力是预防疾病的关键。首选--酵素。

其实我们总认为疾病与我们遥不可及,可当真正降临时,却总是追悔莫及,所以不妨从现在开始及时、有效的补充酵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酵素会慢慢流失,摄入足量的酵素不仅仅能强化免疫功能,更能修复组织系统功能,维护各脏器间的运作。

2、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时值仲春时节的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顾名思义就是龙抬头的日子,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对于节令的反映,传说龙抬头的背后有着一个感人的故事。那么,本期的老黄历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皇帝因为耽误了祭天的时辰,所以使得天上的玉帝很生气,于是他给龙王下令,三年内不得给人间降雨。从那之后,人间连续的干旱,田里的庄稼也都快枯死了,河里的水也几乎干涸的可以见底了。

田里面没有了收成,村里面闹起了饥荒。大家都没有粮食吃了,病的病,倒的倒,所有的人都束手无策。这时,龙王的小儿子青龙再也看不下去了,他不忍心看着人间的老百姓受灾挨饿。于是他趁着玉帝赴宴的时候偷偷地给人间降了一场雨。

第二天,玉帝知道了此事后大发雷霆。于是他下令把青龙压在一座大山下,山下还立了块石碑,上面写着:“青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百姓们看了石碑,再看到青龙受罪,大家的心里都十分着急。但是大家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让金豆开花的方法。就这样焦急着,时间到了第二年农历二月初二的这一天,人们从家里拿出许多的黄豆和玉米种子进行翻晒。

有个老人忽然发现,这些金灿灿的黄豆和玉米倒是挺像金豆的。于是老人立刻跑回家中让他的妻子到锅里去炒一炒,看看这些东西会有什么变化。炒了一会儿,黄豆和玉米里的水分也超不多都被炒干了,于是都爆了开来。只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从锅里传出。老人一看,“呀!金豆开花啦!金豆开花啦!”

这个消息立马在村子里传了开来,老人把这个方法告诉了全村的百姓。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纷纷地支起锅灶,炒起了黄豆和玉米。炒好后,家家户户都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摆上了桌子,点上了香炉。大家把炒熟的黄豆和玉米供了起来。

龙王得知了此事,把玉帝请到南天门观看。玉帝见人间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供着开花的“金豆”,只好下令赦免青龙,将他召回凌霄殿。让他辅佐龙王给人间行云布雨。随即,天空一声霹雳,把大山劈成了两半,只听见“啪”的一声巨响,青龙冲破山石,抬起头长啸一声,腾空而起!

然后,青龙冲上了云霄,翻腾了几下舒展身子。突然天上乌云密布,雷声滚滚。青龙在老百姓们的头上盘旋了几圈,感谢人们的搭救之恩。百姓们抬头望着青龙,脸上都露出了微笑。

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从天空倾泻下来,百姓们都乐开了花。他们任凭雨点打在自己的脸上,感受着雨水的滋润。瞬间大地又复苏了起来,几天后稻田里、山间上又回到了以前生机勃勃的样子。老百姓的收成好了,生活自然也都过的好了。从此以后,“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就流传了下来。每到一年中的二月初二,大家都炒黄豆,爆玉米花吃。这寄托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3、二月二龙抬头与天文现象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其实与古代的天象有关,流传至今也是有一定的寓意,那么大家知道龙抬头与天文现象有哪些关系吗?接下来一起和老黄历来看看关于龙抬头与天文现象的相关知识。

“二月二,龙抬头”是一句旧时的谚语。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把天空划分为28天宿,即“黄道带”,以此来表示日月五星的运行和位置。28天宿可分为4个大区(4象或4神),东方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西方白虎(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其中‘角宿’就是龙角。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了龙角星,所以称为龙抬头

龙抬头的由来与古代天象有关。中国古代天文学将周天黄道确定为28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古人又将这28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在四宫,每宫7宿,并按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形容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4种神兽。二月二龙抬头所提到的“龙”,指的就是是天象周天二十八宿的东方青龙七宿。

当地球公转的位置使苍龙七宿与太阳处在同一方向时,太阳的光芒就会淹没星光,人们就会看不到天上的那条巨龙;而过一段时间后,地球的位置转移了,这苍龙七宿又会重新出现,周而复始,古人找到了这个规律,并以它来判断时令。当被称为“龙角”的东宫7宿的第一宿出现于地平线上的时候,正值春天来临,所以,古人将它的出现作为春天的标志。而此时,恰逢中国农历二月雨水节气前后,就由此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二月二、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么,“龙”在哪里?它是怎样“抬头”的?天文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说,与古代西方天文学不同,中国把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所谓“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

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象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

苍龙头部“角宿”上有两颗星:角宿一和角宿二,代表苍龙头上的两只犄角。“角宿”之后的四颗星是“亢宿”,亢是龙的咽喉,在咽喉下面有四颗星排列成一个簸箕的形状是“氐宿”,代表着龙爪。龙爪后面的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别代表了龙的心脏和尾巴。

4、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有什么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所谓的“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农历的二月初二,古称“春龙节”、“龙头节”。在这个古代民间极为盛行的传统节日里,有很多的习俗一直延续着。那么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是怎么样的呢?

实际上,之所以说“二月二,龙抬头”,是与古代观测天象的天文学有关。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又根据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将其分为四宫,并依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四种动物。

其中东宫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很像想象中的龙形星象,便称其为东方苍龙(其它为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每年农历二月二傍晚,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代表龙角的角宿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而整个“龙身”即其它六宿尚隐没在地平线以下),故称为“龙抬头”。

那么为什么要在“二月二”祭龙呢?这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二月二,正值惊蛰前后,也是农田春耕、春播季节,能否风调雨顺,这直接关系到一年庄稼的丰歉。而在古代诸神谱系中,龙是掌管降雨的神仙。为了求得龙神行云布雨,二月二这天,人们便在龙神面前摆供,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除唱大戏娱龙之外,有的地方还要舞龙、戴龙尾、开笔(旧时这天让孩子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祝愿孩子长大后能断文识字)等,以求得“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在民间,则盛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怒了玉皇大帝,下令龙王三年不得降雨。龙王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便将龙王赶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并立碑告示天下:“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直到第二年二月初一,一位中年妇女背了一袋黄豆走亲戚,途中不慎将黄豆撒了一路,阳光下,这些黄豆闪闪发光。人们看见后高兴地说:“这不就是金豆吗?炒熟了不就开花了吗?”第二天即二月二,家家户户把炒好的、开了花的黄豆供在当院,看管龙王的太白金星一看,确实是“金豆开了花”,便让龙王重返天宫。

后来,人们为了怀念、纪念龙王,便在每年的二月二炒黄豆,一边炒嘴里还念叨着流传的俗语:“二月二,吃(黄)豆花,大人小孩给一把。”明朝玉米传入中国,之后,人们又用香喷喷的爆玉米花祭祀龙王,一直流传至今。

二月二祭祀龙王,还寄寓着人们“引龙伏虫,驱毒除瘟,保佑平安”的愿望。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惊蛰过,百虫苏,蝎子、蜈蚣都露头。”百虫萌动,易传疾病,易伤五谷,而“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因此人们“引龙伏虫”,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驱毒除瘟,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明代沈榜《宛属杂记》载:“二月引龙,熏百虫……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步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撒灰十分讲究,也很有意思:用簸箕盛草木灰,从家门口撒一条龙到河边,再用谷糠撒一条龙引到家,意为送走懒(青)龙,引来钱(黄)龙,保佑人畜平安;从临街大门口一直撒到厨房灶间,并绕水缸一圈,叫做“引钱龙”;将草木灰撒于门口,镇门避灾;将草木灰呈龙蛇状撒于墙角,以招福祥避虫害。

老百姓过年,讲究个长长久久,圆圆满满。因此,从广义上讲,自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王爷开始,就算过年了,到二月二龙(王爷)抬头,才算真正结束。比如陕北乡间直到现在还流传着一段民谚:“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初一过大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了年过完。”对老百姓而言,二月二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认为这天不仅是苍龙“登天”之日,更是新一年的开始。

因为二月二一般处在惊蛰前后,大地春回,万物复苏,春耕在即,百事开端,因此,除祭祀龙神外,民间往往还要举行多种纳吉活动,如舞龙灯、戴龙尾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剃龙头习俗,即二月二要理发,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一天理发呢?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而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而陕北在这天,不仅要唱大戏、舞龙灯、放烟火,十里八乡的秧歌队还要聚拢在一起,热热闹闹地扭一天,图个圆满。

为了纳吉,连二月二这天吃的食物也要加上“龙”的头衔。如这天吃面条叫吃“龙须(面)”、水饺称作“龙耳”、米饭称作“龙子”、春饼称作“龙鳞”、馄饨称作“龙眼”,馄饨面条一块煮则叫做“龙拿珠”,等等。

中国地域辽阔,地域不同,过节的风俗不同、方式不同。但不论哪种方式,均围绕着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它不仅寄托了人们的生存理想,也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你可能会喜欢:

2015年结婚吉日一览表

愚人节的由来和习俗

2015年欧洲感恩节放假吗?

2015年香港感恩节放假吗?

5、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是什么

我国民间有着“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也就是农历二月初二,过完了正月,在这个时候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降雨开始活动,也是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那么,本期的老黄历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是什么。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民间说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故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因此,这天也叫“春龙节”。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二月二,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专家说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雨水也会多起来。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