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望果节是哪个民族的(望果节是哪个民族的活动)

更新时间:2024-01-19 17:03:13作者:未知

望果节是哪个民族的(望果节是哪个民族的活动)

文章目录:

1、望果节是哪个民族的 节日由来

2、民族节日的意义,为什么要强调民族节日

3、少数民族的节日知识之藏族望果节

4、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5、望果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6、猜你喜欢:

1、望果节是哪个民族的 节日由来

中华56个民族,几乎每个民族都有相应的传统民俗节日,甚至有些节日你从来都不曾听说过。那么大家知道望果节是哪个民族的吗?接下来由少数民族的节日来为大家介绍节日的由来吧!

望果节是哪个民族的

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时间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

藏语“望果节”中的“望”,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即:围绕丰收田野的歌舞。

相传早在公元5世纪末,藏王布德贡坚为确保粮食丰收向雍仲本教佛祖请教。佛祖施旨,让农民绕田转圈,由手捧香炉、高举幡杆的人作前导,由高举缠绕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的本教教主领路,领着持青稞穗或麦穗的本村乡民绕地头数圈后,把各种谷穗插在粮仓和神龛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吃丰盛的野餐。节日一过,紧张的秋收劳作也就正式开始了。

从此,每年收获之前,本教僧侣便作为祭祀队伍的先导,高举幡旗,手拿缠绕哈达的神杖“达达”与羊右腿,率领各个村落手持青稞麦穗的农民和肩背插有各色小旗、盛满青稞麦粒小木盆的盛装妇女,排成长队,围绕农田进行“收敛地气、祈求丰收”的法事游行活动。在这倾村而出的浩浩荡荡游行过程中,人们以不停的口号与咏唱,赞美神灵、祈求丰收,直到“绕田游行”队伍回到村中,人们把手中附有神灵意志的麦穗和小旗插于谷仓或神龛,才结束了“望果节”活动的第一部分。

转完麦田以后,照例要举行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其中有藏戏、歌舞、跑马、射箭、拔河等,相互竞争技艺,气氛十分热烈。

西藏农区“望果”活动的祭祀仪式,在8世纪中叶前十分简单,至8世纪下半叶黄教创立后,“望果”活动被加入了宗教色彩,形成具有一整套宗教祭祀仪式的欢乐活动。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为预祝丰收,包括“绕田游行”和“庆典”两部分内容的“望果节”,才被列入藏族农区的正式节日。从此,欢度祈盼丰收的“望果节”,成为辛劳了大半年的藏区农耕者们最大的喜悦。

2014年11月11日,望果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民族节日的意义,为什么要强调民族节日

民族节日多出于民间传说故事,各少数民族人民为纪念故事中的人和事,产生了本民族的节日。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55个少数民族中,节日之多,难以计数。那么大家知道民族节日的意义吗?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学习了解一下吧。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

中华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依托自然规律的变化,连接起来就是一幅丰富而浪漫的历史文化长卷,多姿多彩、令人陶醉。当我们以感恩、平和、虔诚的心态来解读这幅画卷的时候,会发现其中有取之不尽的惊喜与愉悦。因为,所有的节日都被赋予无限的内涵,无一例外地充满着诗情画意,表现出趋利避害的自然本能,表现出智慧聪明与机敏,并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民族感情给予了鲜活的展示和充分的表达,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富责任感、极富想象力和极浪漫的民族,这就是传统节日得以传承千百年的内在动力和永恒的魅力所在。

春节,是我们全世界华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从过小年开始到大年三十除夕夜,从初一到初七再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谱写了合家团圆、辞旧迎新的篇章,揭示着中华民族的力量。

清明节祭祖扫墓,一家人乃至整个民族,认祖归宗。面对祖先,告慰故人,求得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将心灵得到释放,收获一种寄托。

端午节蕴含着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包含着人们对屈原所代表的民族品格的追求。

七夕节,牛郎织女鹊桥的故事,将中华民族的爱情理念给予了最完美的诠释。

中秋节代表了一种特别的期盼。

重阳节表明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节日文化的生成是一个不断演进,多种文化元素综合与提炼取其精华的过程。构成一个完整而和谐的节日体系。

1. 是以自然为取向。尊重自然,随着自然物候的变化,以物喻人,进而引发对社会及人生的感怀。春节、新年伊始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清明踏青、中秋赏月、重阳辞青等,都是踩着自然的节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集中表现。

2. 是文化的表达方式,发自内心的喜庆与深沉,蕴涵着对历史与价值的独特理解。祭祀、聚会或饮食等风俗,既包含了娱乐或休闲的成分,又有特定的人文取向。通过节日的各种形式或仪式,将趋利弊害的自然本能、智慧、聪明与机敏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民族情感给予了鲜活的展示和充分的表达,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富责任感、极富想象力和极浪漫的民族。

3. 是不断取其精华的过程。唤起对亲人、对家庭、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同宗同源的民族情、文化同根性的亲和力。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里,涌动着共同的情感和期盼。

中华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到社会和谐的逻辑进程,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渴望的文化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民族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慎终追远等传统伦理观念。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要的文化载体。中华民族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多彩的风俗习惯,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铸造“民族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上,如果能剔除其中的糟粕内容,充分挖掘其中的有用成分,就能起到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并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通过各种习俗活动,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理解接受传统,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

【结束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带来的有关于中华民族节日的传统意义。不知道有没有帮到大家呢?

3、少数民族的节日知识之藏族望果节

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在漫长的藏民族史中创造了历史底蕴丰富深厚的民族文化,那些古老而特色鲜明的藏族节日,就是了解藏文化的其中一扇窗口。今天的传统节日就来为你介绍,藏族同胞欢庆丰收的藏族望果节。

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时间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2014年11月11日,望果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藏语“望果节”中的“望”,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即指围绕丰收田野的歌舞。相传早在公元5世纪末,藏王布德贡坚为确保粮食丰收向雍仲本教佛祖请教。佛祖施旨,让农民绕田转圈,由手捧香炉、高举幡杆的人作前导,由高举缠绕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的本教教主领路,领着持青稞穗或麦穗的本村乡民绕地头数圈后,把各种谷穗插在粮仓和神龛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吃丰盛的野餐。节日一过,紧张的秋收劳作也就正式开始了。

望果节的节日习俗

节日游行

节日的第一天早晨,当阳光撒满金黄麦田的时候,农民们手持麦穗围着农田转圈游行,最前边是由喇嘛和老农组成的仪仗队,高举佛像,背着经书,吹着佛号,感谢上天给人们带来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成。对辛勤耕耘的农民来说,眼看着即将收割的庄稼,呼吸着麦田飘来的清香,都为此感到欣喜陶醉,悠悠唱起古老的丰收歌谣。

岗堆特色

西藏各地的望果节内容多为大同小异,但其中最有意思的还属山南贡嘎县岗堆镇的望果节。按当地的习俗,望果节转田祭神的时候,每家出一人。村民们会从四面八方陆续来到村头寺庙旁的空地上。老年人在此时显得比年轻人还要风光一些,因为她们大多是能歌善舞的高手,一般是节日的庆典还没开始,她们就舞上了。

宗教仪式

转田的群众集中在寺庙前的香炉旁,这时“拉啦”(民间咒师)一般就已经开始在进行活动前的宗教仪式了。就要出发时,村民们按各村的排序开始转寺庙、煨桑(烧香)等,举行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寺庙前的广场上显得既庄重又热闹。

这时会有村民提着青稞酒向转田的人们一一敬酒,以示美好的祝愿,让气氛变得好似出征前为将士们壮行一般。喜好喝酒的人这时会从自己的衣襟里面掏出酒碗,三口一杯之后,方才被允许通过。转田的队伍前打头的一般是两个村姑打扮的“拉姆”(即仙女),以示天仙下凡同庆丰收。妇女们没有带酒碗的习惯,这时她们只好以手当碗捧酒喝,这也是西藏酒文化中一个有趣的现象。

祭祀仪式

按传统习俗,转田队伍每到一个乡神殿或山神殿前都要举行祭祀仪式。一路祝福,一路欢歌,此刻乡村的田园处处洋溢着欢快和祥和的氛围。时近黄昏,转田的队伍回到了村边,但这还没结束,他们还要绕村子转一圈。这时候,远处一户人家的屋顶上,一位老阿妈此时正一手端着糌粑,一手拿着“达达”(吉祥彩箭),朝着转田队伍的方向不停地摇动着,表示招财引福。按习俗,这时凡是转田队伍经过的人家,都要有一人在屋顶上迎接,其意也是迎接福气。

4、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和节日,火把节就是很多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火把节当天,人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个传统节日。而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很多人都知道彝族火把节,但是,火把节不止是彝族的节日,火把节还是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不过在日子上有所不同。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您可能也喜欢:

春节的传统习俗之拜年的由来

详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国元旦节都有哪些习俗?

有关中秋节的习俗都有哪些?

5、望果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相信很多人都没听过望果节这个节日吧,据说,望果节是一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望果节是农民为了欢庆丰收的日子。望果节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以来也都不断的在变化。那么望果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呢?望果节又是在哪一天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望果”是藏语译音,意为“绕地头转圈”。藏语“望”指农日,“果”即转圈的意思、“望果”节可译为“在田地边上转圈的日子”。

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时间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

望果节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时间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历时一至三天。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

你可能会喜欢:

愚人节的由来和习俗

节日查询:2016年节日大全

传统习俗之大年初十习俗

各地大年初七习俗有哪些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