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传统手工艺精髓:中国四大名扇

更新时间:2023-04-22 12:03:42作者:佚名

传统手工艺精髓:中国四大名扇

文章目录:

1、传统手工艺精髓:中国四大名扇

2、永不消逝的湖北传统手工艺

3、羌族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刺绣

4、民间传统手工艺:剪纸的由来

5、苏州传统手工艺有哪些

6、猜你喜欢:

1、传统手工艺精髓:中国四大名扇

扇子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早在属几百年前就已经很盛行了,像在古代贵族妇女手中拿着的扇子,那就是四大名扇的一种,因此也叫做宫扇。中国的四大名扇分别是什么呢?一起来民族文化里看看吧。

檀香扇

檀香扇,汉族特色手工艺品,是苏州的一大特产,用檀香木制成的各式折扇和其他形状的扇。檀香木,又名旃檀,白者白檀,皮腐色紫者紫檀,木质坚硬。檀香木制成檀香扇具有天然香味,用以扇风,清香四溢。

檀香扇由摺扇演化而来,扇骨采用檀香木制成,故名檀香扇。檀香木极香,故一扇在手,香溢四座,有“扇存香在”之誉,盛暑可以却暑清心,入秋藏之筐中,有香袭衣衫、防虫防蛀之功效,保存十年八载,依然“日日花香扇底生”。

火画扇

火画扇是广东新会着名的汉族手工艺品。始创于清代同治末年,后来工艺逐步发展,制作时选薄玻璃扇两柄,合成一柄双面扇,然后用一种特制的火笔作画而成,清秀典丽,永不褪色,是欣赏收藏的精品。

火画扇制作精美,清秀典丽,永不褪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因用一种特制的“火笔”(现用“电笔”)在葵扇工作画,故名“火画葵扇”。

竹丝扇

竹丝扇是扇子中的一种,选用优质竹丝精心编织而成的。竹丝扇的扇面是桃形,形似纨扇,颜色嫩黄,薄而透光,绵软而细腻,薄如蝉翼,是中国工艺品中的一颗明珠。因为编织这种竹丝扇的技艺是由清代末年的龚爵五创造的,而且在龚家传了四代,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年多的历史,所以,人们习惯称自贡竹丝扇为“龚扇”。

绢扇

绢扇是一种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主要产于四川成都,浙江杭州。宫扇的一种,原是贵族妇女的赏玩之物。用细洁的纱、罗、绫等制成的一种扇子。一般多圆形,故又名“团扇”。亦有腰圆、椭圆和“钟离式”等。以苏州生产的最精良。造型美,画面精。用铁丝作外框,用绢糊面,彩带沿边。

以绘画、刺绣、缂丝、抽纱、烫花、通草贴花等作扇面装饰。扇柄用材有湘妃竹、棕竹、梅录竹、楠木、红木和牙骨等,并装有流苏,贵重的配有宝石扇坠。秀丽典雅,高洁精美,尤为年轻妇女所喜爱。

2、永不消逝的湖北传统手工艺

手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流水线生产的普遍化,传统的手工艺在这个快消的时代里失去了大量的市场,有些传统手工艺已经消逝,而有些也离我们渐行渐远。在湖北文化里,传统手工艺也很多,希望他们能被永远地传承下去,永不消逝。

湖北传统特产和工艺品中较具代表性者有:

曹正兴菜刀

武汉传统名牌产品。以前切后砍,切姜不带丝,切肉不带筋,砍骨不卷口闻名。曹正兴刀铺创办于清朝道光元年。根据湖北人喜爱砍骨煨汤的生活习惯,摸索出前薄后厚,口薄背厚,切砍兼用的锥形刀板。由于在选料,锻坯,夹钢,淬火等工序上要求极严,工艺独特,故备受欢迎,享誉海内外。

武汉皮鞋

为武汉老牌名产,素以皮质优良,配料合理,做工精细,美观耐久享有盛名。花色品种繁多,以创办于民国初年的“茂记”和“修成记”皮鞋店最为有名。茂记硬包头皮鞋有“小方头之王”之称,深受顾客喜爱。

绿松石雕

湖北名贵工艺品。绿松石产自本省郧县一带,质细色鲜,质感强烈。武汉玉雕厂,湖北省工艺美术厂发挥传统技艺,吸收西方现代雕塑技法,形成了造型集中,饱满严谨,比例协调,雕作精细的地方雕塑风格,仕女、花卉、鸟兽等产品形态新颖、逼真,皆为佳作。

武汉绢花

武汉艺人在制作通草花、刮绒花基础上,吸收南北绢花制作之长而成,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原料为麦、缎、绢、纺,主要产品有牡丹、玫瑰、月季、腊梅、悬崖菊、胸花、插花、盆景等,形成具有立体感、逼真、走色过渡自然的风格。

武汉木刻船

创始人为龙云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即声名鹊起。龙一生中制作出航海、内河、古典型等不同风格、不同水域的木刻船三十余种,形象逼真,造型古朴。其中取材于南宋抗金故事中的巾帼英雄《梁红玉战船》是其得意之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龙云华逝世后,武汉木刻船制作后继有人,涌现出一代新秀。他们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并被选送至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展览。在历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武汉木刻船订货不绝。

黄陂泥塑

黄陂是著名的泥塑之乡,尤以塑佛像见长。木兰山菩萨和武汉归元寺五百罗汉皆为黄陂泥塑中的杰作。近年来通过推陈出新,创作出的很多题材新颖、构思巧妙、工艺精细、色调柔和、欣赏和实用价值兼备的优秀作品。如“花木兰”、“哪吒”、“孙悟空”、“卓别林”、“七品芝麻官”等,均以形态自然传神而获好评。此外,滑稽、诙谐的变形漫塑也获得成功。

黄梅挑花

类似刺绣,但不尽相同,且历史悠久,是黄梅民间一种独特的工艺品,以挑织精巧,素净典雅著称。传统挑花始于宋代,当地人以自纺、自织、自染的青蓝黛布为底布,采用红、黄、黑、白、绿色棉线,依照一定的坐标图案,挑出底布上的蓝纱,然后按照图案颜色,添织色纱而成。黄梅妇女多用挑花装饰头巾,并广泛应用于门帘、帐沿、手巾等日用品和装饰品上,久盛不衰。

传统题材有象征五谷丰登的“鲤鱼闹莲”,象征追求光明的“双凤朝阳”,象征进取精神的“鲤鱼跳龙门”,以及“鸳鸯戏水”、“仙女下凡”、“游龙戏凤”、“福禄寿禧”、“狮抢段球”等,图案布局有致,古朴有韵。黄梅挑花工艺品多次被北京人民大会堂选用,并远销东南亚各国。

汉绣

武汉地区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清末民初最盛,尤以人物,花饰见长,其“平金夹绣”的针法与国内其他名绣相异,具有色彩浓艳,华丽多采的特点,适于绣制装饰性挂品。

3、羌族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刺绣

刺绣是我国民俗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刺绣不止是以单纯的形式把物品绣的好看就行了,它其实负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能体现出这个民族悠久的风俗与习惯。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羌族文化吧!

刺绣,是在织物上用针穿引各色彩线所绣出的图画,是我国的传统手工艺。羌族服饰上的各种绣片花纹图案,都属于羌族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范畴,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生产方式上说,羌族刺绣是以家族的个体方式进行生产,并传承沿袭的。它是羌族人自己创造的艺术,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匠心。羌绣作品既有程式化规范,同时又充满自由想象,是一种带有自发性、业余性和自娱性的美术创造。在漫长的历史中,羌族刺绣自然形成其独特的审美造型、色彩规范和功能形态,又是民间的、同时自具审美价值的民族民间美术的规律。

至明清时期,刺绣已在羌族地区十分盛行。羌族刺绣工艺的针法,主要有挑绣、纳花绣、纤花绣、链子扣、扎花、提花、拼花、勾花和手绣等。其中,挑绣是羌族妇女最喜爱的表现手法。挑绣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如人们日常所见的花草、飞鸟、游鱼、禽兽等。

这些充满生物灵性的自然存在,经灵巧的挑绣工艺,被创造成为色彩缤纷的花纹图案,多象征吉祥如意、憧憬未来的美好愿望。如“团花似锦”、“鱼水和谐”、“凤穿牡丹”等等。挑绣也叫十字绣,是严格按布料的经纬纹路,通过一套严密的针法绣出等距离、等长度的十字形图案,挑绣成各种花纹的视觉形式,具有规整、对称、棱角鲜明的特征。

这种方法使一切自然物都按十字形直角直线构成,形成独特的几何变形风格,别生异趣。在羌族妇女刺绣时,大多采用棉线,有时亦用彩色丝线,色彩以黑白对比居多,从而取得明快、朴素、大方的视觉效果。羌族刺绣图案清秀精致、内涵丰富。如纳花、纤花的用色,对比反差较大;而飘带的图案,装饰性也非常强,再加上链子扣绣法等工艺,富有内蕴地表现出羌民族粗犷豪放又不乏细腻的性格。

从功能上说,羌族刺绣主要用来装饰衣裙、鞋子、头帕、腰带、飘带、通带、背带、袖套、裤子、裤管、鞋帮、鞋垫、枕巾、手帕、衣边、衣袖口、香包等,从中折射出羌民族服饰文化的历史。稍作统计,我们就得知,用于羌族服饰的刺绣图案就有100多种,真是五彩缤纷。这些装点其美好生活愿望的刺绣工艺精湛,朴实严谨,布局巧妙合理、深浅适度,使审美形式与功能形式自然地结合起来:一是出于穿戴的美观,二是增加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您可能还喜欢:

源远流长的满族音乐文化

朝鲜族“重量级”文化,朝鲜族摔跤

解析:朝鲜族刀舞的艺术变迁

满族旗袍文化的样式与象征

4、民间传统手工艺:剪纸的由来

在陕西等地剪纸是过年时常见妇人在做的事,也有着一个新闻说是剪纸买了几十万上百万,这也是对中国剪纸文化的肯定,你知道剪纸的由来是什么吗?本期民族文化一起了解一下吧!

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镜子,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唐时代。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房柱。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剪纸招我魂”的明确记载。

剪纸因材料单薄、效果立见、门窗,例如杜甫诗中就有“暖汤濯我足,专家们认为纸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要提前到汉平帝之前,用精致花纹点缀装饰主体人物。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称为“刻纸”、镜子,把牛身上的漩毛做极度夸张而成为牛身上的装饰花纹。

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今日苗族仍有年节剪鬼神之形贴于牛栏或门上的巫术习俗,而虽已找到蔡伦以前的东汉纸张实物。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

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学者们则认为可推溯到汉唐妇女使用金银箔剪成方胜贴在鬓角为饰的风俗。不管结论最后怎么定,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房柱,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聪明的艺人在表现“猫捕鼠”时竟创造出“鼠在透明猫腹”的奇特效果,先后出土了五幅团花剪纸,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

5、苏州传统手工艺有哪些

苏州有许许多多精美的手工艺品,如桃花坞木刻年画、苏绣、苏扇……根据苏州文化来说,这些都是来自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十分精美,又具有古典风格。家中摆饰或者送给亲人朋友都相当适合,一起来看看这些传统手工艺都有些什么吧!

桃花坞木刻年画

木版年画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桃花坞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以北。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

桃花坞年画的印刷兼用着色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常以紫红色为主调表现欢乐气氛,基本全用套色制作,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民间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和驱鬼避邪等民间传统审美内容。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绣

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布很多地区,是汉族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苏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

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苏绣用于服饰。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据《清秘藏》叙述苏绣“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可见在宋代苏绣艺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绣技具有“平、齐、和、光、顺、匀”的特点。

六千年前,苏州就有了纺织品。吴国都城就在苏州,三国东吴时,丝帛之饶,衣复天下,苏州丝绸已发展成为“瞻军足国”的重要物资。

苏扇

苏扇是苏州特产,以雅致精巧,富有艺术特色而着称,历史悠久,国外驰名。包括折扇、檀香扇和绢宫扇三大类,统称为“苏州雅扇”。明清以来,主要在苏州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

苏州雅扇集各种精湛工艺于一身,包括造型、装裱、雕刻、镶嵌、髹漆等工艺。它们把吴地的山山水水、花鸟人物浓缩绘描,其精湛的手艺构成了吴文化中绚烂多姿的篇章。

折扇自南宋时开始自制,亦名“聚头扇”、“撒扇”,南方习称“折扇”。苏州折扇又称“吴扇”,其扇骨造型艺术丰富多彩,扇头造型达百种之多,主要为圆头、方头、尖头、玉兰头、竹节头等。扇工还运用磨、漆、嵌等技艺,千变万化,极尽巧思。

自明代起就有精致文雅和形成多样的特色。扇骨材料以竹片为主,精工细作,达数百种之多,水磨扇骨更为上品。扇面大多用棉料宣纸裱成,有“素面”和“画面”两种。画面由名家作各种书画。素面有仿古白素面、金面等多种。尤以“老矾扇面”制作精妙,是苏州折扇中的名牌。由于以上特点,苏州折扇子已不止是生风用具,而成为人们收藏的珍品。

剪纸

剪纸艺术是汉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那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空间观念的二维性,刀味纸感,线条与装饰,写意与寓意等许多方面。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亦或新婚喜庆,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