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南昌清明节吃什么过节? 南昌清明吃的食物

更新时间:2023-05-08 10:17:05作者:佚名

南昌清明节吃什么过节? 南昌清明吃的食物

文章目录:

1、南昌清明节吃什么过节?

2、上海清明节吃什么过节?

3、古人的清明节也有过节攀比和出行拥堵

4、福建清明节吃什么过节呢?

5、山西清明节吃什么过节

6、猜你喜欢:

1、南昌清明节吃什么过节?

古诗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既然是传统,必不可少的肯定是当地的饮食。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注定食俗也不同。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南昌清明节的食俗。

【美食“清明果”源于寒食节传统】

和耕牛一样,江西人自己在清明节也不忘一饱口福。这天虽然怀着对逝者的思念,但同样是个美食节。

《新建县志》中就记载着“俗沿春饼,城面以麦,乡面以米,薄者佳。”《玉山县志》写着“米粉杂艾萌作果,谓之清明节果。”南昌人在清明时节会吃芥菜团子;萍乡当地则制作“艾米果”,还有“三月三,地菜当灵丹”的谚语。

清明前后,江西各地大多都有用艾草或者野菜制作食品的习俗,被称作“尝青”。据民俗学者介绍,江西各地制作各种米果团子,都是源于寒食节不生火做饭的传统。纪念介子推而形成的寒食节,其习俗已基本融入清明节之中。 在抚州南丰,旧时还会举办家族相聚吃喝的宴会,称为“清明会”。由此可见,清明节对当地人而言不异于一个美食节。

【食贡面团制成“鱼肉”供奉先人】

与茶叶祭祀有着异曲同工之效的,是在赣县流传的用面团制作成“鱼肉”祭祀先人的习俗。制成的祭品名叫“食贡”,与一些地方大鱼大肉祭祀的铺张相比,食贡以其“素”而显得与众不同。

用面团制作成的食贡十分多样,有鲤鱼、鸡、鸭等不同造型,外观惟妙惟肖,堪称艺术品。据食贡制作技艺传承人钟兆福介绍,所有作为“食贡”的物品都有一个赞号。如“鸡”的赞号为“德禽”,源于《幼学故事琼林》中“鸡有五德,故称之曰德禽”的说法;“鲤鱼”的赞号为“金鳞”,源于“鲤鱼跳龙门”的说法;“桃子”的赞号为“仙果”,象征延年益寿;辣椒的赞号为“辛味”等。 据《赣县钟氏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赣县当地举行祭祖就使用了食贡。学者认为,食贡的产生是中原文化以面食祭祖之俗与当地融合的结果,加上旧时食粮紧缺等因素,用面食祭拜折射了先人勤俭节约的智慧与美德。

2、上海清明节吃什么过节?

正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但是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美食名满天下。很多外国人都慕名而来。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饮食习惯,想了解一下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上海文化吧,了解当地清明节要吃什么?

青团: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青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其做法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做青团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种,泥胡菜、艾蒿、鼠曲草。泥胡菜汆后色做碧绿,以前常用,现在用的已不多见)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

3、古人的清明节也有过节攀比和出行拥堵

清明节即将到来,我国民间有祭祖扫墓之俗,很多人就算平日里在外乡工作生活,清明之际也一定是要回家扫墓的,再加上假期出游踏青的人潮,各地的交通拥堵情况并不少见。而另一方面,清明扫墓在一些地区还成为家族间彰显实力、相互攀比的契机,甚至造成一些消极影响。那么在古代,古人们过清明节有没有类似情况呢,其实是有的,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

《唐会要》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已有敕令,“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四天的小长假已不算短,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放假的时间还在不断延长。到了唐宪宗元和年间,更

4、福建清明节吃什么过节呢?

清明节是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外出踏青的好时机。在这个隆重的节日里,必不可少的当然是美食。在欣赏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后,还能品尝当地的美食,可不是人生一大快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福建清明的食俗,不要错过咯。

福州清明粿

福州的“菠菠粿”,也叫“清明粿”。原料中有一种草,福州人管它叫菠菠草,又名鼠耳草,中药称白头翁,野生植物,长于冬季农田及荒埔中,芯末开白色小花,花蕾及枝叶有棉絮状的白色纤维。从田间采集后,选摘芯叶入锅熬煮,沥去涩水之后,放入石臼舂烂。再以糯米粉掺和揉制成团块,作为粿皮。再将团块分成小块,压捏成圆饼,垫在蕉叶上入蒸笼蒸熟或入锅油煎熟即可。

莆田清明龟

在福建莆仙各地一到清明节,凡在异乡者,都要尽量回乡祭祖扫墓。祭品除素荤菜、果盒、酒及点香烛烧纸钱外,家家户户要用糯米和“鼠麯草”(清明草)磨成粉蒸制“清明龟”,因为外形酷似龟状,所以叫做清明龟。

“清明龟”是蒲仙一带最具特色的节果,皮是用糯米和清明草磨粉拌和温水制成,以红绿豆或地瓜干加糖煮熟为团馅,用龟形木质模印制做成龟状,放入蒸笼蒸熟。成品色淡黑、质韧、味香、可口健胃,是莆仙很有特色的品。清明节那天,人们备酒馔、果品、“清明龟”等祭品上山扫墓、祭奠。

宁德、南平顺昌乌稔饭

闽东是畲族聚居地。说到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

乌稔饭又名乌米饭,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特别是枯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

畲族乌稔饭来自大自然乌稔树(也叫乌饭树)的绿色树叶泡制而成的色香味和开脾健胃驱湿膳疗作用,是男女老幼四季皆宜的绿色食品。

“乌稔饭”颜色乌黑但却米香扑鼻,别有一番风味。制好的“乌稔饭”,单从外表来看,不甚美观,颜色乌黑,然而米香扑鼻与一般糯米饭相比,别有一番风味。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在闽东许多城乡中还可以吃到一种富有闽东特色的食品,那就是春菊和金樱子花拌到磨好的米浆里,烙熟为时令小吃,这种小吃颇富乡野风味。

泉州、漳州润饼

春饼,又名春卷、薄饼,是闽南、台湾着名的民间吉祥民俗食品。每年农历三月三、清明前后,闽台民众都喜欢吃春饼,这已成为闽台民间的一种食俗,也是闽台习俗相近的见证。

据《北平风俗类征·岁时》载:“富家食春饼,备酱熏及炉烧盐腌而以面粉烙薄饼卷而食之。”现在,春饼已不是富家独享的佳肴了,而成广大民众喜爱的食品。

吃时,先在圆盘似的薄面粉皮(春饼皮)内抹上果子酱,然后包上肉丝、豆芽菜、豆腐条和红萝卜、韭菜、芹菜、冬笋丝、煎蛋条、冬瓜条、香菇、芝麻磨碎渗糖、花生磨碎渗糖等作为春饼的佐料,即馅,然后卷成筒状,两头折拢包好就可以吃了。也有人把它再油炸成金黄色而成,更为香脆可口。

春饼皮香脆、馅香软,香甜可口,咸中有甜、甘鲜芳香,让人流涎欲滴,十分爽口,吃了想再吃,历久不衰,代代相传。

龙岩艾糍

在客家人的餐桌上,艾草可算是一种常见的食材。每到春季,田头水边就会长出一丛丛艾草,绿色的叶子盘旋而上,像宝塔似的非常可爱。这时,女人们会把它们采下来,回家将糯米蒸熟之后拌入艾叶一起舂成米膏,在中间包些花生或芝麻馅,团成一个个绿绿的小粑粑放进锅里蒸熟,这就成了有名的客家美食“艾糍”。

艾糍味道浓烈,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如果吃不惯,可以在做艾糍时少放些艾叶,这样吃起来就会满口清香,还带着一种特有的甘味,让人顿时胃口大开。

其实艾草做的菜并不只限于艾糍,只是艾糍太过出名让人忽略了用这种食材烹制的其他菜式而已。艾草本身还有祛风的作用,所以客家女性坐月子时会用艾干来炖鸡,一来滋补身体、二来驱除风邪,只要放量适当,味道会非常好。对于南方潮湿的春节,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5、山西清明节吃什么过节

说到清明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祭祖、扫墓,其次是清明节的美食。山西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还有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习俗,这些习俗现在还在流传。那么,山西清明节吃些什么呢?一起来看下。

“山西人作为最会做面食,最爱吃面的人民,各种节日习俗都离不开面食,这在清明节的习俗中表现得就很突出。”聂元龙介绍,山西各地清明扫墓时都要携带祭祖的面食供品。节前,晋南民间要蒸白面大馍,俗称“子推馍”,出自介子推典故。馍中夹着核桃、红枣、豆子等物,又称“子福”,意为子孙多福全凭祖宗保佑。

大宁等地称祭祖大馍为“志忠”,比平常馍大三四倍,上捏蛇、虫、鸟之类,主要供家中男人食用,女人吃的则捏成鱼形,老年人吃的捏成猪头状,小孩吃的捏成虎形。

在闻喜流传一种特殊的“滚枣蛋”习俗,用白面包裹枣、柿饼、花生等馅,烘烤熟后,让小孩从坟顶往下滚枣糕,传说是为死去的老人挠痒,以使地下的先人过得舒服一些。

晋中等地扫墓时祭供一种盘蛇状的面饼,当地老人们认为祭过祖的面饼晒干后食用,可以治病。灵石一带家家蒸食“蛇盘盘”,每人一个,不在家的也要设法捎去,并用以馈赠亲友表示祝福。晋东南阳城等地清明的祭供品流行一种叫做“花圪桃”的面饼,白面捏成六角形,包裹豆泥、柿饼等馅。

山西民间于清明时节蒸制面塑“燕燕”的习俗分布极广,尤以晋西北为盛。吕梁地区各县都有浓厚的蒸“寒燕”(也称“子推燕”)风俗,家家挂面塑燕燕,沿袭至今。拇指大的面燕千姿百态,串扎在一束束酸枣刺枝上,既表示家庭兴旺、子孙繁荣,又象征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6、猜你喜欢:

本文标签: 山西清明节旅游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