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刺梅的栽培技术 黄刺梅的栽培技术与管理
2023-08-22
更新时间:2023-08-22 05:38:52作者:未知
多本菊,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是中国著名的传统花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我国有2000多个园艺品种。自然开花期为9月至10月,栽培方法和用途多种多样。在现代园艺栽培中,菊花可分为多亲菊、单亲菊、大理菊、崖菊和塔菊。现将多本菊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从去年开花的菊花中,应选择植株生长良好、茎壮、叶稀、花瓣大、花多、不露心形为佳的品种作为栽培对象。
在菊花园艺栽培中,扦插是主要的栽培方法。7月上旬是多本菊扦插繁殖的最佳时期。选择母本顶部生长旺盛的嫩枝作为插条,长5~6cm。根用200mg/L的NAA浸泡3~5小时,然后将插条插入消毒的插条床(插条床由熏蒸珍珠岩和稻壳制成,用百菌清消毒)。放在阴凉处,定期喷水保暖,直至菊花苗成活。
8月初,将菊花苗移入长约0.23米的花盆中。花盆最佳土壤肥力为6分。浇水后把花盆放在阴凉处,待幼苗生长缓慢后再移开阴凉处。花盆放在通风良好、光线柔和的地方。9月初增土有利于菊花幼苗生根,避免脱落。菊花状肥沃疏松的酸性砂质壤土。
菊花喜湿润,切苗时盆土应稍湿润;在上盆种植后,土壤应干燥湿润,以促进根系生长。打顶后,应控制浇水,使芽饱满。发芽后土壤可能稍湿。开花后要控制浇水,保持一定的水分。
菊花喜欢施肥,但要经常瘦肥。移栽种植时,应在土壤中加入适量氮磷钾复合肥和骨粉作为基肥,并在3-5天内配施薄薄的氮磷钾复合肥并浇水。9月份停止施液肥,改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花芽分化,出芽后适当增加施肥量,露地菊花及时停止施肥。追肥应以菊花植株的生长为基础。如果叶子小而淡黄色,应及时进行追肥。如果叶子大,厚,下垂,颜色深,应控制施肥。
在7月的最后10天,4-5片叶子将被移除。当树枝长到15厘米时,选择分布均匀、生长均匀的4-5根树枝,其余的剪掉,多留1-2根,以防虫害或人身伤害。花蕾受孕时只剩下3个枝条。选择的枝条用竹竿支撑,并用培养土填充,以促进枝条上新根的发育,增加芽期养分的吸收。
应该尽快实施。浇水应在建模前一天停止。第二天树枝松软时,将三根铁丝做成的钩子的下部从三个方向插入盆土中,用钩子钩住三根树枝,使其向下弯曲,水平拉动。短柱可搭设,靠近底座的3根支管可用细绳固定,避免折断。当树枝尖高出盆边15厘米时,在盆边附近插一根竹签。竹竿的高度要高于菊花的最后高度。立头后,最强枝(第一枝)略高,第二枝略低,第三枝最低。
日照要充足,除切割需要放在半阴处外,成活后必须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为了延长开花后的花期,应将其放置在没有阳光或雨水,但有足够散射光的地方。花期可长达一个多月。
在9月份光照缩短的条件下,菊花的营养生长逐渐转为生殖生长,花芽分化和芽妊娠开始。此时,枝条上的腋芽大量萌发。为了集中营养于芽的孕育和开花,所有侧芽必须尽快消灭。花芽分化后,顶部有许多花芽。为了防止养分散失,当花芽大如绿豆时,应将叶腋处的花芽全部从每一枝上移开,只留一个主芽在顶端,一个备用芽在每一枝旁。其余的花蕾应剥离,以提供营养的主要芽生产大花。
菊花的常见病是褐斑病。防雨可降低发病率,增强育性可提高菊花的抗病性。在发病初期和高湿天气下喷施百菌清和多菌灵800~1000次,可避免菊花的耐药性。蚜虫、潜叶蝇和绿虫是菊花常见的害虫。蚜虫和绿虫可喷1000倍40%氧化乐果或2000倍10%吡虫啉,潜叶蝇可喷1200倍3%高效氯氰菊酯。
在日常养护中,只要水肥合理,措施得当,多本菊就能达到叶茂盛、花色艳丽、花期一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