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合村并居”它来了,拆迁户补偿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8-06 05:04:19作者:佚名

“合村并居”它来了,拆迁户补偿有哪些?

2019年以来,多个地区开展“合村并居”活动。那什么叫“合村并居”呢?它是将几个临近自然村整合起来,建立农村社区的一种新型模式,是为了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模式,集约土地资源而所形成的一项政策。

“合村并居”会让大批农民原有的生活模式发生改变,从长远上看,它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孕育而生的产物。它给农民生活上带来的便利,国家农业集约化,城镇化的有序推进上,是有利的。作为一种改善居住环境的方式,它和城市棚改不同,不存在国家征收的问题,它只是将村民合并到一个居住点,只是居住方式的改变,农村的土地使用权依然归村民所有,农民依然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

而它所涉及的补偿,主要是指宅基地的安置补偿措施,一般采用产权调换加补偿的方式。它会参考原来宅基地的面积,以一定的比例给予同等略大于原有住房面积的新居。而那些合法拥有的,超出一村一户的宅基地,会根据房屋的质量使用年限,采用货币的方式统一作价进行补偿。对于那些非农人口,通过继承得来的房屋,一般也是进行货币补偿。至于那些违章建筑,则不会进行补充。注意一点是临时建筑不等同于违章建筑,它也是能根据情况得到适当补偿的。

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从以往的试点经验上看,“合村并居”补偿标准和赔偿费用比较低。可能各地在补偿标准有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但是因为标准过低而导致的拆迁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的事情屡屡发生。可不管怎样,我们要了解我们得到什么补偿,才能更好的去评估所补偿的费用合不合理。

下面由北京晏清征地拆迁律师团来为我们讲解安置补偿有哪几个方面(以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最新的政策为例):

第一、 房屋价值补偿费用,根据《房地产估价规范》进行补偿。具体包括拆迁房屋的新旧程度、建筑的结构质量、规模、装修等因素。

第二、 地面附着物的补偿、迁移费用,由房产价格评估机构根据当地政策进行评估。

第三、 搬迁补助费,以滨州当地政策规定,按每院每月600元计算临时安置补助费用,无需搬迁的则不计算临时安置补偿费用。

第四、 停产停业补助费用,因合法住宅用作副业经营、因搬迁造成的停产停业引起的经济损失,可给予一次性的补助,但需符合相应的条件。即取得营业执照一年以上且有税务登记证和纳税记录。

第五、 原结构房屋前出厦或楼房阳台,未封闭的按正房单位补偿价格乘以出厦或阳台面积的二分之一计算;全封闭的按正房单位补偿价格乘以出厦或阳台的全部面积计算。

第六、 院落的确定标准以集体规划宅基作为依据,当中的因人口、分户等原因出现的院中院、院外院不做补偿。

以上就是“合村并居”有关的补偿内容,但要注意的是,违建、超限建筑、征地公告发布后抢建的建筑物均不在补偿范围内。如遭遇强拆或者对征收补偿政策有疑问请及时联系专业的拆迁律师,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的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本文标签: 惠民县  滨州市  附着物  

为您推荐

“合村并居”它来了,拆迁户补偿有哪些?

以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政策为例:第一、 房屋价值补偿费用,根据《房地产估价规范》进行补偿。具体包括拆迁房屋的新旧程度、建筑的结构质量、规模、装修等因素。第二、 地面附着物的补偿、迁移费用,由房产价格评估

2023-08-06 05:04

偷税漏税税票能看出来吗?(偷税漏税能查出来么)

存在偷税漏税的行为,税票是看不出来的,只能通过调查、系统比对的方式确认偷税的金额,再对偷税的公司进行处罚,需要对单位处罚金,对单位的直接负责人按照个人案件进行处罚。

2023-08-06 05:04

如何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如何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

一、首先,是征地报批前的工作,征地机关需要进行项目征地调查,编制被征地农民缴费补贴实施方案审核表,经国土、财政、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做出审核意见后,由国土部门按规定报市县政府。二、履行完报批前的程序,征地

2023-08-06 05:04

法律规定申请复议后多久会批捕 申请复议多久能有答复

申请复议后批准逮捕之后,会立即的批捕。在刑事案件当中,如果对人民检察院所作出的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存在争议的情况之下,完全是可以通过行政复议的方式来裁决作出的决定是否是属于正确的。

2023-08-06 05:03

偷税漏税多少钱会追究刑事责任 偷税漏税多少钱会追究刑事责任案件

存在偷税漏税的行为,涉案金额在1万元以上就可以立案,要追究刑事责任,需要由公安机构立案侦查,整理案件的卷宗,移交给检察院审查起诉,再由人民法院审理判定,追究偷税公司的责任。

2023-08-06 05:03

房屋被强拆后将近五年才起诉,为何最高院认为没有超过起诉期限?

诉讼时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算,如何确定“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是关键。只有在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知道或应当知道强制拆除行为的实施主体之后,才可公允地被视为已较为完

2023-08-06 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