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怎么仲裁(劳动者 经济补偿)

更新时间:2023-11-06 07:40:57作者:佚名

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怎么仲裁(劳动者 经济补偿)

1、申请劳动仲裁的时间

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如果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如果是超过了一年的,当事人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诉讼时效一般是3年。

2、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1)劳动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a、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B、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C、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2)申请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3)有委托代理人的,需当面签定并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同时提交受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如委托人的代理人是律师事务所派出的执业律师,应提供执业律师的证件复印件:如委托人的代理人是公民,应提供与委托人签订的不收费代理协议书,以及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资料;

(4)被申请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即单位的工商注册信息。

(5)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包括:劳动合同、暂住证、工作证、厂牌、工卡、工资表(单)、入职登记表、押金收据、以及被处罚凭证和被开除、除名、辞退、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或证书等。申请人提交证明材料时,应附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审核后退回原件;

(6)《提交证据材料清单》一式两份;

3、对仲裁结果不服的

劳动争议当事人须首先将争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收到仲裁裁决后,如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当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十五日内起诉的,仲裁裁决不发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应当对该劳动争议进行审理。

如果当事人未在十五日内起诉的,裁决就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该裁决,否则对方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在一些情况下,即使是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的劳动合同,但单位此时也应当按照法律中的规定支付劳动者相应的经济补偿金。而计算经济补偿金的时候,要考虑到劳动者的工作年限、规定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也就是月工资情况等等。

实践中有的人会简单的将所有的用工类的纠纷都理解为劳动争议,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拖欠保姆的工资,像这种两方当事人都属于自然人的,属于雇佣关系,与劳动争议是有差异的,就不需要先经过劳动仲裁程序,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本文标签: 劳动者  劳动仲裁  补偿金  

为您推荐

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怎么仲裁(劳动者 经济补偿)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只需要向仲裁机关递交相关的申请书即可。如果是劳动者和单位之间针对劳动关系而产生的纠纷,如果协商不一致的,只能先到劳动仲裁机构解决,此后不服的才能到法院起诉。但是需要注意申请仲裁的

2023-11-06 07:40

合同法关于违约金的相关规定包括什么?

《民法典》中规定了违约金的支付条件、违约金的约定数额等。违约金一般由合同各方在合同中约定,如果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则只能要求对方赔偿损失,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实际损失及预期可得

2023-11-06 07:40

挪用公款辩护词立功可以从轻处罚吗(挪用公款罪辩护词)

挪用公款辩护词立功可以从轻处罚的。在我国的刑事法律法规的规定中要认定挪用公款罪的,就需要对犯罪主体、侵犯的客体等进行认定,在一定的情形下,挪用公款罪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的,此时是要及时的了解的。

2023-11-06 07:40

坐电动车摔伤算交通事故吗 坐电动车摔伤谁负责

坐电动车摔伤算交通事故的,应当划分为单方交通事故。有些电动车本身属于非机动车,但是这些非机动车非要在机动车道上行驶,在当事人摔伤没有来得及起身的过程中可能会被过往的车辆再次碾压至重伤,这种时候,非机动

2023-11-06 07:39

涉恶案件辩护词可以请求减刑吗 涉恶案件辩护词可以请求减刑吗怎么写

涉恶案件辩护词可以请求减刑的,但是需要犯罪行为人有法定的减刑条件。在我国的刑事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对于限制减刑的情况有明确的规定,除了限制减刑的,其他的都可以减刑,所以可以通过积极改造来争取减刑。

2023-11-06 07:39

交通肇事误工期限是多久

交通肇事误工期限一般是2至3个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劳动者在车祸中受伤,要在医院接受治疗并办理赔手续等,这个期间,没有上班造成的损失应该由事故责任方承担。作为受害人,应该提供足够的误工证据。

2023-11-06 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