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达到退休年龄后能否构成劳动关系(达到退休年龄后能否构成劳动关系纠纷)

更新时间:2023-07-27 10:08:28作者:佚名

达到退休年龄后能否构成劳动关系(达到退休年龄后能否构成劳动关系纠纷)

一、达到退休年龄后能否构成劳动关系?

不可以构成劳动关系,双方之间为劳务关系。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与用人单位发生的争议按劳务关系处理;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与用人单位发生的争议,按劳动关系处理。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因此,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以后或依法享有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后,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已不再是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企业聘用退休人员的,不构成《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只成立劳务关系。

二、谁是劳动关系的主体对象?

1、员工:员工,也称为农民工、雇员、雇工、受雇人、劳工,是指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力并从属于这种权力的工作者。员工的范围有蓝领工人、医务工作者、办公人员、教师、社会工作者、中产阶级的从业者和底层管理者,不包括自由职业者、自雇佣者。

2、工会:工会是劳动者(雇员)组成的旨在维护和改善其就业条件、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待遇以及社会地位等权益的组织,工会主要通过集体谈判方式来代表劳动者(雇员)在就业组织和整个社会中的权益。

3.雇主也称雇佣者,是指在一个组织中,使用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并向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4.政府: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行为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政府作为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在劳动关系的运作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体体现为:

1)作为雇主的政府。

2)作为调解者、立法者的 政府。

3)三方机制中的政府。

所谓三方性原则,是强调法律不仅要规定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而且要同时规定作为第三方的政府的权利和义务。三方性原则表明了劳动关系制度对公共权力的承认。

员工达到退休年龄后不能构成劳动关系,员工,工会,雇主,政府是劳动关系中的四个主体对象。员工的范围十分广泛,包含在各行各业,是指本身不具有决定资格的劳动者。工会是员工的集体组织,是为了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而存在的。

本文标签: 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  劳务  

为您推荐

达到退休年龄后能否构成劳动关系(达到退休年龄后能否构成劳动关系纠纷)

员工退休之后不能形成劳动关系,只能形成劳务关系,退休的员工不再具备劳动的主体资格,不能跟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确认劳动关系,若是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工作的关系,只能签订劳务合同。

2023-07-27 10:08

劳务合同是否属于劳动关系(劳务合同属于劳动合同吗)

与单位签订劳务合同,不属于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是不一样的,劳动者具备主体资格,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和用人单位建立工作关系之后,确认的是劳动关系。

2023-07-27 10:08

怎样证明跟公司有劳动关系? 怎么证明和公司有劳动关系

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员工的工资和工资卡,公司盖章的职工名册,都可以认定员工和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和员工之间建立劳动关系,需要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未签劳动合同的,员工可以要求双倍工资。

2023-07-27 10:07

网上劳动关系如何解除的? 在网上怎样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和员工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可以解除劳动关系,此时员工需要跟公司交接工作,公司要给员工结算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帮助员工转移社保关系和档案,给劳动者出具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文件。

2023-07-27 10:07

临时维修工是否属于劳动关系 临时维修工是否属于劳动关系主体

公司临时聘用的维修工,与公司之间不属于劳动关系,单位和员工之间签订劳动合同后会产生的法律关系属于劳动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当出现劳动争议时,员工可以携带劳动合同,去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

2023-07-27 10:07

暑假工是否是劳动关系? 暑假工是不是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和暑假工之间不是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需要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关系后,未在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要承担双倍工资的赔偿责任,从第二个月开始要给员工双倍的工资。

2023-07-27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