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西江月辛弃疾古诗及翻译(西江月辛弃疾古诗翻译简单)

更新时间:2023-07-17 07:40:57作者:未知

西江月辛弃疾古诗及翻译(西江月辛弃疾古诗翻译简单)

1、明月照射斜枝上的喜鹊,使它惊飞不安,

2、一阵阵的蝉叫,被半夜的清风传来耳畔。

3、稻花的香气,送来丰收的信息,

4、高唱丰年之歌,蛙声连成一片。

5、七八个星星,闪烁在远处天边,

6、两三点雨滴,洒向山峰的前沿。

7、往日,社林旁边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8、转过溪边石桥,突然出现面前。

9、本篇是作者闲居上饶带湖时期的名作。它通过自己夜行黄沙道中的具体感受,描绘出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动逼真,感受亲切细腻,笔触轻快活泼,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这首词反映了辛词风格的多样性。

10、上片写晴,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5261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三、四两句承上,作者抓住夏夜农村最具有特点的事物,进一步加以生发。因为夜里的能见度是有限的,所以作者的感受主要不是靠眼睛来摄取,有时还要靠嗅觉和听觉这些器官来加以捕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是从嗅觉和听觉这两方面来加以描写的。这是词中的主脑,是笼罩全篇的欢快和喜悦心情产生的根源之所在。上片虽然写的是夜晴,但却已经埋伏着雨意了。有丰富农村生活经验的人,似乎可以从稻花香里,从蛙声一片之中嗅到和听到骤雨将临的信息。

11、下片笔锋一转,进入写雨。但写的不是雨中,而是雨前。首句写远望之所见:七八个星天外,说明乌云四起,透过云隙可以看到稀疏的星光。这境界,与上片的气氛已有很大的不同了。第二句;两三点雨山前,写的是骤雨初来,大雨将至的信息。既然,雨滴已经洒向山前,那么紧接着便会洒向山后的。作者的心情转而有些惶急了,于是很自然地引起想快些赶路或寻地避雨的心情。第三、四句写的就是这一心理活动: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因为作者平时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明叨知道树林旁边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时因为是在夜里,再加上心慌,却忽然不见了。可是,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据个弯儿,那座旧时相识的茅店便突然出现在眼前,这该叫人多么高兴阿!

12、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为您推荐

摊破浣溪沙介绍(摊破浣溪沙介绍词)

1、摊破浣溪沙,词牌名,一名“山花子”。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上下片各增三字,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代表作有李璟词《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

2023-07-17 07:40

西江月辛弃疾古诗及翻译(西江月辛弃疾古诗翻译简单)

1、明月照射斜枝上的喜鹊,使它惊飞不安,2、一阵阵的蝉叫,被半夜的清风传来耳畔。3、稻花的香气,送来丰收的信息,4、高唱丰年之歌,蛙声连成一片。5、七八个星星,闪烁在远处天边,6、两三点雨滴,洒向山峰的前沿。7、往日,社

2023-07-17 07:40

祖逖闻鸡起舞典故 祖逖闻鸡起舞典故的由来

1、祖逖曾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2、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脚把刘琨踢醒,对他

2023-07-17 07:39

汉语拼音教案 幼小衔接汉语拼音教案

1、 抽读字母卡片。听写a o e 。 说说这三个字母叫什么。2、 引出新授内容(1) 指导看情境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2)、教学语境歌,出示:小蚂蚁,要过河,乌龟伯伯他驮,鱼儿见了

2023-07-17 07:38

短文两篇陋室铭翻译(短文两篇陋室铭翻译全文)

1、《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023-07-17 07:36

研究成果指的是什么(研究成果指的是什么意思)

1、指科研人员在他所从事的某一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或课题研究范围内,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等一系列脑力、体力劳动所取得的、并经过评审或鉴定,确认具有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2、它是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

2023-07-17 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