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芦笋采收中后期水肥管理要点 芦笋的管理与施肥

更新时间:2023-05-31 09:47:31作者:未知

芦笋采收中后期水肥管理要点 芦笋的管理与施肥

一、补充水肥对品质的影响芦笋的品质标准是根据出口加工的要求决定的,概括来说就是要有一定的可加工粗度、粗细均匀、色泽纯净-致、不散头、无空心、不开裂等。符合以上标准的为合格品,否则为次级笋,收购的价格也有很大的差别。

决定芦笋品质的主要因素在品种的差异,优秀的杂交种标准笋率可以达到93%以上,低劣的常规品种标准笋仅仅6O%左右,这是品种本身所决定的。当然,外界的环境因素,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如土壤水分含量的多少、肥料配比是否均衡等。

中后期由于温度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而此时芦笋生长速度非常快,笋芽每天可以生长2O公分左右,对水的需求量加大,如果遭遇高温干旱天气,就导致笋芽的散头、开裂、空心逐渐增多等。对于那些高产的杂交品种如芦笋王子、冠军、硕丰等,影响更明显,因为它们本身产量比常规品种高4O%以上,对水肥的要求本来就多,如不能满足需要,会出现提前散头的现象。

芦笋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是lO:7:9,如果土壤中氮肥过量,缺磷、钾肥,就会导致芦笋开裂、空心、畸形笋增加。但在实际施肥过程中这个比例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建议农民施肥时选用45个含量的复合肥(氮、磷、钾比例是l5:l5:l5)就可以了。

二、补充水肥对产量的影响芦笋作为一种蔬菜,嫩茎的水分含量达97%,6月正是高温旺长的时期,迫切需要大量的水肥供应,而此时也正是干旱少雨的季节,土壤水分蒸发量很大,当土壤的湿度低于l6%时,就难以满足芦笋正常的生长需要,产量会明显下降,这一点对高产杂交种影响更大。因此,此时要加强水肥的补充。

很多笋农有个错误的认识:认为采收期间不能浇水,一旦浇水,会采不出笋来,产量减少。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因为浇水的1~2天内,由于地温下降,笋芽生长变缓,而2~3天后就迅速恢复旺盛的长势,出的笋更多、笋也更脆嫩、品质也更高。能浇上2遍水的笋地,产量提高l5%以上。

三、管理措施进入6月后,每隔半个月,隔行浇小水-遍,下次再浇另外的行。一般2~3次就可以了。白芦笋因为培了垄,浇水前难以追肥,第一次可以随水亩冲施复合肥lO千克、尿素lO千克,第二次浇水不再用肥料。

绿芦笋没有培垄的影响,浇水前在离笋株3O公分的地方,开l5公分深沟,亩追复合肥2O千克、尿素lO千克,覆土后浇水,浇水的方法和白笋一样,第一次隔行浇,第二次浇另外的行。第二次,也不使用肥料了。

本文标签: 水肥  芦笋  后期  

为您推荐

芦笋采收中后期水肥管理要点 芦笋的管理与施肥

一、补充水肥对品质的影响芦笋的品质标准是根据出口加工的要求决定的,概括来说就是要有一定的可加工粗度、粗细均匀、色泽纯净一致、不散头、无空心、不开裂等。符合以上标准

2023-05-31 09:47

蔬菜六小虫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蔬菜六小虫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视频)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蔬菜面积的不断增加,露地、大棚、反季节蔬菜等栽培方式的多样化,造成蚜虫、粉虱、害螨、蓟马等周年发生,包括烟粉虱、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和西

2023-05-31 09:47

辣椒常见病毒病及防治(辣椒病毒病发病症状)

辣椒的病毒病是辣椒生产中的主要灾害性病害,造成辣椒易落叶、落花、落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辣椒病毒病不断加重,减产幅度达30%-70%,重者绝收,极大地影响了辣椒的生产。

2023-05-31 09:46

提高大棚蔬菜生产效益十招(蔬菜大棚的经济效益)

1、采用合理的棚型结构:塑料大棚的棚型较多,性能各异。生产上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栽培季节、生产水平和经济基础,合理选用棚型,这是确保大棚蔬菜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措

2023-05-31 09:45

防止秋萝卜劣变有窍门(如何防止萝卜章)

裂根多发生于干湿不均、先旱后涝的栽培地块。对策:萝卜主根生长期间注意浇水要均匀,避免忽干忽湿。 分叉萝卜侧根膨大分叉,有多种原因:土壤理化性状差,土层浅,养分向侧根

2023-05-31 09:45

秋季露地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注意事项

进入秋季,天气转凉,露地、保护地蔬菜生产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露地蔬菜种植以小品种为主,如白菜、甘蓝、芹菜、生菜、韭菜等,保护地以种植反季蔬菜为主,如番茄、黄瓜、茄

2023-05-31 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