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采摘方法简介(平菇怎么采摘?又能继续生长?)
2023-05-22
更新时间:2023-05-22 15:12:33作者:未知
双孢菇是一种病害相对较多的食用菌,种植时务必要高度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今天我们为大家谈谈几种双孢菇病虫害防治方法,供参考!
发病症状:初期在其发生部位长出白色斑点状霉状物,即是病原菌菌丝,病斑逐渐扩大和增厚,中央部分黄化,边缘继续外延性生长扩大,至成熟时,病斑表面似黄褐粉状物,如同滑石粉染色。
其侵染途径为覆土材料或基料,也可随气流、人体、虫体进入菇棚,此外,基料ph值偏高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并加重危害。
防治措施为:正确处理覆土材料;正常调配基料,使ph值在8以下;推广二次发酵技术;发病后应彻底清除带病覆土,发病部位可撒施过磷酸钙覆盖,喷施50倍甲醛或5%碳酸溶液。
幼菇阶段菌盖顶部发生褐色或浅褐色小斑点,随着子实体长大而逐渐扩大其面积,最后连片形成褐色斑块,使菌盖中部形成凹陷;病菌侵染至菌柄时,则在菌柄上形成褐色竖向条斑。
防治方法为:严格处理覆土材料,加入牛粪、麦糠、稻壳等有机材料时,必须事先经腐熟处理;配制覆土材料后,用多甲溶液进行堆闷处理,以尽可能多地杀死病菌孢子或抑制其菌丝体的生长。
发病后,应及时清除染病菇体,刮除一层覆土后,及时更换处理后的覆土材料,并视发病程度配制30倍~50倍甲醛溶液和0.5%~1%漂白粉溶液予以交替喷洒,防止蔓延性危害。
其菇体上的表面特征起初与干腐病相仿,但发病中后期则菌柄继续膨大,而菌盖停止生长(相对缩小),而后死亡,病菇腐烂,并有褐色水滴产生。
本病一般认为是疣孢霉危害,发病原因主要是土壤带菌上床,有时基料也可从堆酵处带来病菌。因此应以控制覆土材料为主要手段。
幼菇感病前期为浅黄色,继而褐变为浅褐至暗褐色,菌盖表面凹陷,斑点大小不一,后期菌盖裂开;成菇也可感病,感病严重时菌柄上亦有斑条出现,子实体不周正,被戏称为歪瓜裂枣。该病状一般为细菌侵染所致,土壤、基料、水中均可带菌,另还可通过人体及虫类带入菇棚。
防治办法:参考前述有关内容,做好前期预防工作;控制较稳定的用水量及棚湿,后期喷水时,应注意通风,以使菌盖表面的水分迅速蒸发或吸收;控制相对棚湿在85%左右,一定范围内,随着湿度的降低,发病率明显下降;控制棚温,不使温差过大,以免菇体表面产生凝结水膜,给细菌生长留有适宜的条件;
发病后,清除病株,日喷一次0.5%~1%漂白粉溶液,连喷2天~3天,注意喷药后及时予以通风;适量用药驱杀虫类。
其病状与斑点病基本相仿,但一般不侵染菌柄。但如同时伴随其它病菌侵入,则表现症状复杂,不一一表述。该病亦由细菌侵染所致,防治措施参考斑点病。